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499章 人才竞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9章 人才竞争 (第1/5页)

    “在将来,火器数量的多少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多尔衮点点头又道,“不过,现阶段我们大清与南明的火器数量差距并不大,这点要扭转。”

    “除了减少南明的火器数量,还要增加大清的火器数量。”

    说到这一顿,多尔衮又说道:“所以除了让骆家兄弟搞破坏,摧毁南明的兵工厂,我们大清还要尽可能的增加铁匠数量。”

    “回禀主子,没有更多的铁匠了。”刚林苦笑着说,“这五万铁匠,大部分还是太宗皇帝时留下来的老人,要想培养一个合格的铁匠,至少也得两年时间才行。”

    黄台吉给清廷留下了不少的遗产,强大的火器制造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老奴在宁远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毙,给黄台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黄台吉在登上汗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彷制红夷大炮。

    在这一时期,四万多汉军以及包衣都变成兼职铁匠。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四万多的铁匠,清廷才得以追赶上大明的火器产能。

    多尔衮却还是感觉不够,又问道:“将科尔沁蒙古、察哈尔蒙古以及土默特蒙古的铁匠也全部召来北京,打造火器。”

    刚林苦笑说:“回禀主子,奴才早就已经将蒙古诸部的铁匠都召来北京,要不然,根本凑不齐五万铁匠,太宗皇帝时期的铁匠仅只有四万多人。”

    “全都已经召来北京了吗?”多尔衮越发蹙紧眉头,“那么朝鲜呢?”

    “朝鲜?”刚林闻言一愣,答道,“回主子,朝鲜的铁匠并未征召。”

    “征召,统统征召到北京。”多尔衮沉声道,“立即遣快马追上鳌拜,让鳌拜到平壤之后就命朝鲜国王召集所有的铁匠,调来北京听用。”

    ……

    盯上朝鲜铁匠的并不只多尔衮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