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9章 人才竞争 (第3/5页)
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口增长手段,其中又以朝鲜族优先。 崇祯早就盯上了朝鲜的这五百万人口。 即便是按照4%的出生率以及1亿的总人口计算,大明一年的新生儿也才400万,再去除各种死亡人口,每年增长的人口撑死了也就200万。 这也就是说,同化了朝鲜的五百万口,能节约差不多三年时间。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彻底的同化,文化及族群的彻底认同。 “这倒也是。”朱慈烺忽然想起史书上所记载的唐灭高句丽之战,当即说道,“昔大唐攻灭高句丽国之后,将高句丽国的数百万口迁往中原江淮安置,大唐名将高仙芝之父高舍鸡便是此时迁入大唐。” 停顿了一下,朱慈烺又问道:“父皇,朝鲜人内迁之后,你打算安置在何处?” 崇祯不假思索的道:“朝鲜现在的总人口撑死了也不过六百万口,只是山东一省就足可以安置,不过为了尽快实现同化,还是要将朝鲜族人分别安置在山东、河南及湖广诸省,将来剿灭建奴及伪顺之后,还需要迁徙一部分到北直、山西乃至于陕西,总之不宜让太多朝鲜族人聚居于一处。” “肯定不能让太多朝鲜族人聚居一处。” 朱慈烺点头:“此外还是要让朝鲜族人学习我大明官话及洪武正韵。” “那是当然。”崇祯点头道,“不光是大明官话及洪武正韵,还要让他们要学习汉文,如此两代之后就再也没有朝鲜族人,而只有华夏族人。” 说到这一顿,又道:“今后我大明再无华夷之分,而只有华夏一族!” 在崇祯构勒的远景规划之中,是没有民族划分的,整个大明就只有华夏族一个族群,所有人都是华夏先民后裔。 朱慈烺又接着问道:“父皇的意思是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