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376章 汉阳治铁工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汉阳治铁工场 (第4/5页)

。”吴晋锡将崇祯带到了一座高炉前,“这便是刚建好的炼铁炉,每炉可炼两万斤矿料,六个时辰一炉,每炉可以出铁六千斤有奇,如此一座炼铁炉一日便可出铁一万两千斤有奇。”

    崇祯绕着炼铁炉仔细的转了一圈。

    这玩意看着跟某年代的土高炉也没什么区别。

    某年代的土高炉可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对于森林覆盖率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但是在这个时代就不用考虑环保这些东西。

    连工业时代都还没有正式开启呢,谈什么环保?

    崇祯又仔细的观察了下建筑工艺,还建得挺考究的。

    由此也足以证明大明的炼铁工艺其实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搭建高炉、炼制焦炭又或者炒钢、灌钢法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流程。

    让崇祯比较意外的是,大明居然已经有了炼焦工艺。

    比如说此时,在炼铁炉的旁边就堆放着一堆堆焦炭。

    见崇祯目光盯着焦炭,吴晋锡便立刻解释道:“圣上,武昌附近的煤炭泥渣太多,属实不佳,即便是炼制成焦炭也是不比山西产的焦炭,正因此,炼制出来的铁料质地欠佳,不要说是跟闽铁相比,便是粤铁也颇不如。”

    大明的铁料,最优便是闽铁,是用木炭炼制。

    闽铁之下便轮到粤铁,在广东佛山一带炼制。

    崇祯无奈道:“可眼下山西在建制的控制之下,何况山西道路遥远,也不可能将山西的煤炭运到汉口来,如之奈何?”

    如果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倒是可以修一条铁路。

    可问题是现在连蒸汽机的验证机都没有造出来,修了铁路又有何用?

    吴晋锡说道:“山西的煤炭自然不可能运来汉口,但是施州卫的煤炭却可以通过夷水以及溇水运来汉口,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