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576章 大战前夕(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6章 大战前夕(1) (第6/6页)

那我得好好读书认字,长大了也要考进国子监。”

    “对喽,咱们姥东徐家的子弟,只有读书一条路。”

    来到村口,徐应伟先将儿子从马背放下,然后一个翻身下马,再一手牵马一手牵着儿子小手往家里去。

    期间经过村头私塾门口。

    塾师见到徐应伟父子如此亲昵,不禁连连摇头。

    徐应伟对此却毫不在意,如果换成是四年以前,徐应伟绝不会跟儿子如此亲近,因为儒家推崇的是君子抱孙不抱子。

    但是现在,徐应伟已不再认同君子抱孙不抱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守派和革新派的辩论越发的广泛,也变得越发激烈。

    在革新派的勐烈抨击下,封建礼教的大堤正逐渐松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像“君子抱孙不抱子”这类有悖人伦的礼法。

    徐应伟就对此类礼法嗤之以鼻。

    父子关系亲密有何不好?圣上跟太子、定王还有永王的关系不也很亲密?

    徐士益坐在门口抽着烟,看到儿子牵着大孙子回家来,不由得眉头微皱,不过终究没有说什么,主要是儿子官大了,不敢再像以前般教训。

    但是徐士益内心却充满了忧虑,觉得大明已危如累卵。

    在徐士益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规矩全都是定好了的。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两千年不都这么过的?这有何不好?

    怎么突然间就不行了呢?说什么革新封建礼教,革新派分明是想要造反,不光是造大明的反,还要造儒家宗庙的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