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召她侍寝 (第2/6页)
江边,颇通水性,可以从上游凫水进去,建奴虽然在岸边设置了大量的夜不收以及伏路军,也是拦不住小人。” “好,那就有劳杨把总。”路振飞当即用蜡丸封好密信交给杨破奴。 杨破奴与黄宗羲道别后,又从北岸绕道去黄河上游,准备再次凫水。 此外,路振飞又派了一队边军先护送黄宗羲顺水而下到宿迁,阎应元因为急着要返回山阳城,就正好同行。 这一路能和阎应元同行,黄宗羲还是非常开心的。 士子营有六千多名士子,有进士、也有举人秀才。 有明一代,进士、举人及秀才间的地位差距极大,这种差距难免带进士子营。 黄宗羲身为举人,表面上或许不会摆出来,但是内心里难免会看轻秀才,而阎应元恰恰就是屡试不中的秀才,然后改考武举才出的仕。 再加阎应元不善言辞,因此在士子营里并不出挑。 在此之前,黄宗羲甚至不知道士子营有阎应元这一号人。 但是山阳城一战让阎应元名声大噪,黄宗羲对阎应元也是极为钦佩,所以这次在邳州相见之后免不了要结交一番。 “皕亨兄。”黄宗羲对着阎应元长揖。 “不敢当前辈如此大礼。”阎应元慌忙对揖,且伏得更低。 秀才遇到举人是要称前辈的,自称则是晚生,称兄道弟是不可以的。 但是黄宗羲根本不在意这些繁文褥节,他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这种话都敢公然说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