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0章 大朝会=国会? (第3/5页)
会,可谓顺理成章,至于朕刚才说的特殊情况……” 顿了顿,崇祯又道:“比如皇帝的意见与内阁严重相左,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时就需要召集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一起共商国事。” 崇祯改革大朝会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要铲除形式主义而已。 崇祯其实是想将大朝会改造成大明版的国会,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自动成为大明版的国会议员,而且这个京中所有的七品以上官员也包括武臣,也即内务府的武臣,这就使得皇帝与内阁意见相左时,可以通过国会达成意图。 反过来,内阁也可以通过大朝会来阻止皇帝的不良意图。 这样就保证了一点,即便将来再出一个搞七捻三的堡宗,也断然无法凭他的一己之力将大明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这相当于将皇帝和内阁的权力都关进笼子里。 换言之,今后这个大朝会才是大明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给他自己套上枷锁?崇祯并不担心。 因为崇祯想做的事,必然是符合大明的利益,必然可以获得大多数京官支持,所以即便把提案拿到大朝会表决,崇祯也有信心达成意图。 比如清算北方士族,如果交由内阁表决的话,肯定会遭到否决。 但如果交由大朝会表决,就肯定能得以通过,因为京官的绝大多数是南方人,他们非但不可能保护北方士族的利益,反而只会落井下石。 还有设立北京国子监事,也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京官的支持。 谁家还没几个子侄晚辈,秀才增录到二十万,南北国子监每年招录两万生员,他们的子侄晚辈中试的机会就会大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所以崇祯丝毫不担心这么做会削弱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