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 大明宪法 (第2/5页)
在时曾立下祖训,后宫一律不得干政,是以李妃领兵实有违皇明祖训,后妃矫诏行均田事,则更是大逆不道,臣请即刻废黜李妃,并将之召回南京发与有司问罪。” 崇祯顿时感觉一个脑袋两个大,道学先生是真烦人。 可崇祯还不能打他们、骂他们,因为身为一国之君,最忌讳就是因个人好恶行事,要不然的话很容易会闭塞言路。 正所谓上有所好,则下必甚焉。 上位者如果只以个人好恶行事,朝中文武百官必然以揣摩上意为能事,那么久而久之朝中就只会剩下口蜜腹剑的jianian佞小人,从此也就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更听不到逆耳忠言,那么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大唐不就是这样由盛转衰的吗? 上位者必须要具备兼听的品质。 一个社会也要包容不同的声音。 当尖锐的批判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也将变得刺耳,当温和的批评也消失时,沉默也将变得不怀好意,所以上位者不该寻求只有一个声音说话。 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勇敢面对,让不同的声音自由传播争论。 只要心里真正装着百姓,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百姓会用他们自己的脚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百姓一时理解不了,可是等到他们撞了南墙,吃过亏,终究有一天会回到正确的道路。 所以崇祯从来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 也从来没有过查封翰林日报的念头。 如果哪一天道学先生销声匿迹,大明只剩下心学一个声音了,崇祯反而会感到担心,因为当一个学说或者说一个思想失去了外部的竞争者,很快就又会变得固步自封,转而拼命阻止更新派的思想涌现出来将其取代。 总之崇祯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