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383章 发兵云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发兵云南 (第2/7页)

们俩180万石粮食,天底下哪儿有这等荒诞之事。”

    汪平山道:“定王,账不是像你这么算的。”

    胡仁之道:“一石粮食在武昌固然只卖一两纹银,但若是水路旱路千里迢迢的转运到了普安,那就不再是一石一两的价,至少得五两。”

    “一石五两?”朱慈炯怒道,“普安百姓疯了吗,会买这么贵的粮食?”

    汪平山说道:“所以从武昌往普安贩粮无利可图,只可贩茶、贩酒、贩棉布或者丝绸等货物才有利可图。”

    朱慈炯不再说话了。

    通过这件事,他对转运粮食到边境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崇祯笑了笑,这才对汪平山两人说道:“说定了,240万两纹银的总价,三个月之内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但是朕有话在先,若是三个月之内你们无法将60万石军粮转运到普安,朕绝不会轻饶你们。”

    “草民等领旨。”汪平山和胡仁之肃然应道,“若三个月内不能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州,草民等甘愿领军法。”

    崇祯轻轻颔首,又问道:“可还有其他要求?”

    “有。”汪平山犹豫了下,又问道,“圣上,能否先预支一部分费用?”

    “草民等打算将这60万石军粮分成两部分,其中30万石从武昌起运,另外30万石则从沿途州县的粮商手中购买。”

    “只是这么大宗的买卖,粮价肯定会上涨。”

    “即便是按市价翻一倍,30万石粮食也需要60万两纹银。”

    稍稍一顿,汪平山又道:“再加上沿途雇用粮船、纤夫以及骡马挑夫的费用,少说也得上百万两之巨,草民等实在是垫不了这么多。”

    “预支没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