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火器时代 (第5/7页)
,而是上来就是具体应用题的解题。 崇祯简单的翻了下,差不多有几百道题。 而且这几百道题也不是由浅入深,而是难度随机分布。 再翻开物理,几乎就是物理小识简化版,就是一则一则的小知识,完全不成系统。 化学也是差不太多,都是一则则小知识,就是把天工开物、物理小识以及古代的一些冶金知识做了筛选。 看到这,崇祯的眉头已经控成一个疙瘩。 这样的教材,不成体系,根本就没卵用。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华夏文明的经验类学科还是很厉害的。 但是逻辑体系类学科就薄弱到令人发指,这也是到了近代,华夏文明在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上没什么建树的主要原因。 看起来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的教材就只能指望卜弥格,但愿这洋教士能够把帕斯卡还有笛卡尔忽悠过来。 这时候,崇祯就更加想念汤若望。 汤若望是真的学识渊博,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甚至于连医学都有涉猎,而且造诣都颇为不浅,堪称是个大才。 编写教材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只可惜,汤若望选择留在了北京。 也不知道建奴会不会重用汤若望? 如果多尔衮有识人之明,并且重用汤若望的话,恐怕还真有些麻烦,因为汤若望真的有能力让建奴的火器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要是这样,真就进入火器时代! 今后就是枪炮与钢铁的战争了。 …… “汤若望,这是你编写的新历书?” 多尔衮一脸肃穆的看着汤若望刚刚进献上来的厚厚一叠历书。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讲究敬天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