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369章 偏厢车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9章 偏厢车阵 (第3/6页)

    这个高度不高,但是有女墙。

    这90辆偏厢车是从哪儿来的?

    是被水师事先输送到了黄州府,在黄冈交给新军。

    崇祯带着进大别山的2700新军,仅仅只是步营,只有跟车营以及炮营合体之后才是新军的最终完全形态。

    最终完全形态的新军,每一个队配有一辆偏厢车,并配备两匹骡马。

    行军途中,这辆偏厢车负责运输全队的给养物资,其中就包括全队的三十副布面甲,肯定也要装车上,披甲行军是不正常的。

    这次出征,崇祯是为了锻炼新军才要求披甲行军。

    但是今后,在投入战斗之前肯定要让士卒尽可能的保存充沛的体能。

    偏厢车的车身加上车辕总长度约一丈六尺,与前车拼接成车墙之后,每辆偏厢车的女墙后面正好能容纳十个火枪手侧身并立,这都是算过的。

    这样一来,一辆偏厢车加一队兵,就是新军的一个最基本作战单位。

    指挥官在布阵之时就变得很简单,只需要将一个又一个的基本作战单位拼接到一起,拼成一字长蛇阵、7字阵、门字阵、又或者拼成一个完全闭合的长方形阵,这个加了偏厢车的长方形阵比龙虾兵的空心方阵更坚韧。

    比如现在,崇祯摆出的就是个典型的一字长蛇阵。

    这主要是因为兵少,再就是不用担心遭乱军侧击,因为有骑兵保护。

    虽然乱军也有骑兵,但如果乱军敢派出骑兵侧击,就是给骑兵营和八百夷丁送战功。

    不到半柱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