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后一场战役 (第4/5页)
大北方为依托,向东南进攻南明,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因此欧阳朔理解的【清灭明之战】,应该是清灭南明之战。 跟蒙元大军一样,为了维持其统治,推行其文化,颁发“剃发令”,清军在华夏大地制造过无法计数的屠城惨案,杀害百姓数以千万计。 剃发令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最为惨绝人寰的当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杀,使得华夏人口锐减,很多地区变成“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的恐怖场面。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百姓展开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百姓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 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关于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 嘉定三屠发生在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军攻破嘉定后,三次对城中百姓进行大屠杀。彼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