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三章 围城 (第4/6页)
气大的很呢。 好在普通百姓在正规军面前,是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的。狄青早有言在先,一旦发生sao乱,定斩不赦,甚至还要连坐。 来自同一村的劳役,但凡有一人参与暴乱,则全村屠之。 运粮路线就是大军的生命线,狄青必须施以铁血手段,才能压服暴民。 大军抵达木骨都束之后,狄青又安排了一支万人精骑,绕过木骨都束,继续南下,扫荡索马里剩余的城池。 再加上沿途看守战俘的部队,真正能投入木骨都束大战的,也就十五万人,其中还包括阿尔瓦罗统领的大西洋舰队第四编队。 至于第五编队,则肩负着跟友谊城守军同样的重任,驻扎在勇者港附近海域,拱卫友谊城这座核心枢纽。 友谊城是连接王朝跟索马里的纽带,又远离木骨都束,兼且周围形势复杂,狄青不得不慎重,以防有人铤而走险。 倘若有人偷袭了友谊城,那对大夏远征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噩耗。 ………… 好在《孙子兵法》上讲的并非简单的部队数量,而是要换算成兵力对比。 考虑将领、装备、士气以及战术素养等因素,粗略估算,十五万大夏军队的“兵力”是索马里联军的四倍上下。 显然,这还远远达不到“十而围之”的战术条件。 好在这是国战,大夏军队有着一个天然优势,那便是索马里联军此时已无路可退,即便突围而出,也是死路一条。 等到南下的骑兵扫荡完索马里南部地区,除木骨都束之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