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军折翼 (第3/6页)
“杀!” 浩浩盟军再次杀向前线。 为了拿下第二道木墙,盟军指挥官可谓煞费苦心。 战场之外有一支三万人的预备部队,从头到尾都没有投入战场,养精蓄锐了一整天。 关键时刻,指挥官毫不犹豫地将这支预备部队投入战场,为的就是对敌军营寨发起最致命的一击。 战争刚一开始,三万养精蓄锐的新军就冲锋在最面,企图一鼓作气,以充沛的精力冲垮营寨第三道防御。 可惜盟军面对的是名将樊梨花,一位比盟军指挥官高明数倍的大将。 “但凡大战,必须留有预备部队,哪怕是一支千人队。掌握并适时使用预备队,对于夺取作战主动权,取得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连盟军指挥官都懂的简单道理,樊梨花又怎么会不懂。 中国最早提出预备队细想的,正是虎贲军统帅孙膑。 孙子曰:“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侍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 说的就是要合理分配大军,不要一窝蜂地投入全部大军。 下午的厮杀,即便是到了最惨烈的时候,樊梨花都没有安排驻守第二道木墙的第四师团上前助阵,目的正是防备盟军的突袭。 事实证明,樊梨花的选择非常英明。 第四师团的将士们,上午眼睁睁地看着第一师团的兄弟们一一阵亡,下午又目睹了第二师团以及第三师团的浴血奋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