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重制大道 (第3/4页)
于道出目的,“本王在想,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也各有专攻。倘若说,某一家一派就能代表华夏思想正统,怕是谁也不服气,谁也无法说服谁。于大夏而言,也不愿真的独尊一派,而排斥其他学派。” 听到这话,在场很多人都心中一颤。 他们大多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真正亲历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未亲历过后世长达千年之久的“独尊儒术”。 可自打诸子百家现身荒野之后,这方面的信息就不断向他们涌来,由此还造成儒家被其余各派排斥的现象。 眼下欧阳朔这位荒野最具权势的帝王突然重提此事,其意何为? 难道说,一个新的流血时代即将来临? 这并非不可能之事,细数历史,没有哪个王朝能真的同时容忍百家存于一处,从而造成王朝内部思想领域的混乱。 这对王朝统治而言,简直是大祸患。 倒是坐在堂下的吕不韦,神情颇为兴奋,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欧阳朔道:“时代在变化,思想自然也要革新,本王尊重百家学派共存于大夏,不代表大夏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 孔子、墨子等人听了,齐齐点头。 欧阳朔没有咄咄逼人,只是客观地阐述大夏的现实需求。大夏为诸子百家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百家也要为大夏分忧才是。 世间本就是因果循环。 “本王的意思是,希望百家学派来一次大合作,在保持各家各派独立性的同时,集合各家思想之精华,互相糅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