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决战 (第2/4页)
来掣肘清军。 此正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面对大西军不计代价的猛攻,燕京留守清军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死伤惨重,就连城中的护院,宫里的御前侍卫,都被赶到战场。 就算如此,城内依然人心惶惶。 诺大的燕京城,虽然满人处在最上层,可城中百姓,包括文武百官,依然是以汉人为主。 其中自然不乏软骨头,可也有潜伏的慷慨悲歌之士。 而且就算是软骨头,未必就没有幡然悔悟之辈。就像此前提及的江南士族领袖钱谦益,投降清朝之后,又莫名地打出反清的旗号。 人心之复杂,可见一斑。 山海关陷落,清朝旧地遭劫,清军主力被南方联军拖住,燕京被围......一件件,一桩桩大事,不断冲击着城中汉人的神经。 一些东西,似乎要破土而出。 清朝朝廷似乎也注意到此苗头,就算在守城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松对城内秩序的维控,时时戒备。 整座城池,弥漫着不安与暗流。 ………… 就在多尔衮率部救援燕京时,已经抵达山海关的十八万清军,接到的命令不是回师燕京,而是一鼓作气,早日拿下山海关。 清朝朝廷显得很清醒。 他们意识到,燕京正处在最危险之时,随时都可能城破。越是这种时候,位于清朝退往关外枢纽位置的山海关,就越显得重要。 夺回山海关,燕京朝廷还能有一条退路;夺不回山海关,清廷完矣。 孰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