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0章 武大郎,都军机 一 (第3/5页)
好古没有一定的权位,事情根本不会成功。 可是两府的文官大员可没那么好说话,特别是左相苏辙很可能会动用门下省的封驳权进行阻挡……就算免了苏辙的相位,恐怕还会有别的文官宰执重臣挺身而出。 有权封驳王命的大臣可不是一个两个,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和给事中可以封还词头,门下省的通进银台司也可以进行封驳。宰执大臣也可以用二府聚议的方式拿出宰辅一致的反对意见。 这事儿,想想都让人头疼啊。 …… 宋代历来就有“百官集议”制度,不过这样的集议人数众多,七嘴八舌的也商量不出什么。真正在宋代中枢议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实是宰辅之间的小规模集体聚议。 宰辅聚议分成两种,一是东西两府分别聚议,这是每日不间断举行的;二是两府合并聚议,一般是一月一聚,在东府的都堂议事。 今天又到了两府例行合议的日子,主持聚议的则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辙。 崇政殿问对之后,宰辅们就齐聚东府,共议如今朝中最让人头疼的话题——怎么挡住武好古出任知枢密院事! “难道再过一阵子,武崇道就要成为两府聚议中的一员了吗?”苏辙高坐于中厅正位,拿起一碗茶汤啜饮一口,又道:“本朝已经很久没有武人出掌西府了吧?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张商英叹了口气,摇摇头道:“陛下心意已决,要重用武崇道练兵和改革枢府。我等宰辅,也不可能一直顶下去吧?” 这些天来,两府的重臣们已经不知道在私底下商量过多少回了。当然都是一致反对的,有几位中书舍人、给事中和翰林学士都表示愿意出头封还词头——这可是大大扬名的事情!哪怕暂时被皇帝踢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