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955章 阶级敌人武好文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5章 阶级敌人武好文 上 (第3/5页)

等。

    但是宋朝的对外贸易,特别是海洋贸易的定价权是缺失的。也就是说,宋朝输出的产品都是低定价的,别看出口的量很大,但是价值并不高。而进口的产品都是高定价的,别看量不大,但是价值却不低——这种情况也和海贸的成本巨大,花费在运输和通关上的成本远远高于产品本身有关。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在古代不掌握海贸的流通环节,那么就只有闭关锁国,通过严格控制进口和贸易,避免国家的通货不断流失。

    明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为了避免通货在贸易中的不断流失,至少闭关锁国的确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所以后来的明清两朝可以用高价值的白银作为主要的通货,“钱荒”和“银荒”的情况,也没有宋朝的“铜钱荒”那么严重了。

    “二哥儿,”武好古道,“你去看看纪忆做的账就知道了……但是京东市舶司下的几个商市,每年的入超就高达数十万缗!入口商品的过税,永远比出口商品的过税要多的多!

    而且在入口货物中,从来就没有金、银和铜!”

    “可是朝廷严禁铜钱和金银出口……”

    “严禁管什么用?”武好古嗤的一笑,“二哥儿,你以为出入口间几十万缗的差额都去哪儿了?

    单单是一个京东商市就有几十万的入超,如果再算上明州、泉州、广州等地的商市,一年一百多万缗都有,虽然界河商市有几十万的出超,还会不少番人海商在咱们的土地上花费和置业,但是每年通过贸易流失的金银铜,总在价值十几万至几十万缗间。日积月累,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如果要给中国古代社会没有成功进入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找找原因,海贸上的失误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早期因为没有制海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