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中了 中 (第5/5页)
他找了找,居然还真的在末尾找到了一个。 “河南府洛阳县武忠义,年66岁……怎那么老了?还能当官吗?” …… 今年66岁的武忠义如果听到赵佶的问题,一定会给出肯定的答复的。 “老臣就是死,也要死在做官的任上啊!” 不过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高中了倒数第一名进士了,他正坐在东华门内一间耳房里面坐立不安呢。 别看他在人前总是信心满满,夸口自己必中。可其实心里面把握并不是很大……都66了,要能中早就中了。 比他小一辈的武诚之则在和一个名叫武汉英的閤门通事在攀亲戚。这武汉英就武贤妃娘家的人,今年约莫十七八岁,生得一副颇讨人喜欢的模样儿。一口一个“大伯伯”的喊武诚之。实际上他家和白波义门武根本算不上辈份,因为武家在唐朝也很折腾,许多分支都叫人灭了,剩下的漏网之鱼就不进族谱排辈份了。 不过武诚之还是有一句没一句和他搭着,只是目光一直往门外在看,显得有些焦急。 科场之上是永远存在意外的……除非科场之外那位掌握一切的官家肯开个后门,否则没有必中的事情。 正在武诚之着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儿子武好古打着把油纸伞一路飞奔来了。 “中了没有?”武诚之也顾不得在东华门内不许大声喧哗了,直接就嚷嚷着问了。 “中了!中了!”武好古回答道。 “中了几个?”武忠义这时也顾不得下雨,直接冲出了屋子,也没打伞,冒着雨就大步迎了上去。 “两个!中了两个……二哥儿中了个第六,大爹爹您中了个561!” “咦!好了,我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