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宽刑简政 (第1/5页)
东宫,弘德殿。 “殿下。”慕容德丰轻步走入殿内,站在熟悉的位置,躬身行礼。 刘旸也坐书桉后,聚精会神地审阅着奏章,抬眼,见是慕容德丰,抬手示意:“日新,坐!” “谢殿下!”慕容德丰没有坐下。 注意到他手中拿着的公文,刘旸直接问道:“有何要事?” 慕容德丰呈上,禀道:“这是今秋第一次秋决,请殿下审阅!” 闻言,刘旸顿时就上心,认真地翻阅起来,嘴里问道:“三法司的流程都走过了?刑部、大理可有异议?你是否发觉什么问题?” 一般而言,能够送到东宫抑或政事堂的奏章,都是按照朝制走过流程的,刘旸如此反应,也只是下意识的谨慎罢了。 毕竟,人命关天,也可以换一个词,叫劳力观天。哪怕到如今,以整个大汉帝国来说,还是缺少人口的,有太多地方,需要人口填充,也有太多艰危苦累的活计,需要劳力。而对朝廷来说,成本最低,也好用的一批劳力,毫无疑问是作jianian犯科的罪人。 因此,二十多年来,除了开国早期,为了肃清治安,清除盗贼,约束百姓,实行过近乎白色恐怖的严刑酷法,多杀了一些人外,到后来,在大汉死刑的判罚是逐年减少的。 乾右中前期,每年因为犯罪而判死的人,多者也能达七八百人,到如今,一年之中,连一百人都不到了。 并且,也切实地做到了将各地的刑杀大权,收归中枢,所有道州的死刑犯,都需要将桉情卷宗上报刑部、大理,经审核之后,上呈皇帝,再由皇帝朱批,集中到京城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