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酬功 (第2/4页)
,皇帝对他的优宠,可谓冠于群臣,待遇之丰厚,令人羡慕。 手里牵幼子,安步当车,朝皇宫走去。若说赵匡赞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便是子嗣单薄,可谓中年得子,如今其膝下就一五岁的幼子,独苗,十分受其钟爱。此番御宴,将臣得携子嗣,他自然也把爱子带上。 宫门前,赵匡赞望见了前边两道身影,趋步上前,打了个招呼:“杨将军!” 走在前边的,正是杨业,回转身子,见到赵匡赞,也立刻行礼:“末将见过大王!” “将军不必拘礼,你是大汉功臣,我承受不起啊!”赵匡赞哈哈一笑。 闻言,杨业摇了摇头,郑重地说:“若论功绩,还有比大王坐镇幽州、维护大汉北疆安宁更大的吗?” 杨业这话,说得赵匡赞心情愉悦,见其谦恭而毫无倨傲之色,对这个天子的心腹爱将,再高看一眼,觉得此人就差脑门上写着“前程无量”四个字了,态度愈加亲切了。 注意到杨业身边的一名将领,问道:“这位是?” 杨业介绍道:“这是前飞狐军使王审琦!” “王将军之名,我也早有所闻啊,实乃国之良将!”赵匡赞立刻道。他这话,倒也不全是恭维,对于此前大汉布置在北面的边将,虽有素未谋面的,但多少了解一些,至少听过名字。 王审琦也拱了拱手,笑道:“大王谬赞了,末将不敢当!” 此番整军,王审琦的飞狐军也在调整范围,驻地调动,兵额缩减,而王审琦则是调回东京,虽然还没有发布具体的任命,但基本可以肯定,在三衙禁军之中任职。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当然,王审琦并不是个例,那些久戍边防的将领们,基本都另有差事,甚至有军转政的,比如国丈代国公折德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