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5 (第3/4页)
妻从学生宿舍搬了出来,租了一个小公寓建立小家,伊登的父亲便将儿子从小到大的书籍玩具统统打包给他寄了过去。 说到这里伊登忽然打住了,低眉敛目,似乎陷在了某种深刻的回忆里。 宗铭等了片刻,打开一罐咖啡递过去。伊登仿佛被他惊醒了了,抬眼说了一声“谢谢”,继续道:“我在收拾父亲寄给我的东西时,发现了一个小木箱。箱子里装着一捆用油纸包裹的手札,我怕是什么重要文件,便打电话问父亲要不要寄回去,结果他说那是爷爷生前留给我的,指明要让我继承,所以这些年家里其他人从来都没有打开过,包括他自己在内。” 李维斯心中一动,脑海中依稀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 伊登呷了一口咖啡,沙哑地说:“那是荣靳之的日记,确切地说,是他和一个叫于骅的记者共同撰写的。” 1942年初,荣靳之乘坐一种船头画着红色圆圈,俗称“大眼鸡”的三轭帆船从水路去往广州,上岸之前被驻守广州的日军以“检疫”为名扣押在了珠江边的南石头惩戒所。 和他一起被扣下的,还有一名年轻的记者——于骅。 于骅也是广州人,中学毕业后在香港工作,这次是想回老家探亲才傻乎乎上了日军的贼船。他随身带着相机,一路走一路拍,将“大眼鸡船”从香港出发以后沿路发生的一切都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而荣靳之有写日记的习惯,在船上闲来无事,写了许多沿途见闻以及自己的回忆。 两人一个爱拍一个爱写,惺惺相惜,逐渐变成了好朋友。 进入南石头惩戒所以后,他们被分在同一个监房里,更是共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