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节无家可归的人 (第4/5页)
已经利用魏征把自己逼到了不走不行的地步,那就不要浪费,不妨利用这次机会,继续让房玄龄给云家开出一条跑路的理由,这样最稳妥。一旦房玄龄同意云家告假,这时候再走不迟。 这样起到的效果就很明显了,连房玄龄这样的老好人都不看好云家在长安的前途,法外施仁的放云家一马,在自保的前提下,不管是太子还是别的人都会理解云烨的行为。 刘方听了狄仁杰的建议,拍拍狄仁杰的脑袋,无声的笑了一下,等狄仁杰走后,回头就骂云烨的年纪活到了狗身上,连小孩子的见识都不如。 事到临头需放胆的道理都不明白,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要谨慎,政治的博弈和两军交锋没有差别,就是看谁的准备充分,看谁犯得错误少,这些都要从小做起,很多输掉大场面的人其实就是从小地方开始崩溃的。 狄仁杰知道师父是割舍不下情义,只好选则逃跑的,一方面是长大了开始要权力的亲如兄弟的太子,一方面是视自己亲如子侄的李二,长孙为难,云烨同样为难。 李家的基因太强硬,父子俩没有一个是饶爷的孙子,都想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大唐这个赫赫帝国的命脉里去。好在李泰现在退出了,要不然玩起师父说的三国大战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狄仁杰现在对长孙充满了敬意,一个女人要有怎样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李家如此糟糕的环境里活这么些年,更不要说她还有博大的胸怀,硬是把师父这个和她一样倒霉的人放逐的远远地,不沾因果。 没了外敌那就内斗这是国人的传统,既然几千年都没有改变过,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站在一边等待尘埃落定就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