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3/4页)
眼神意味深长,令他呆滞片刻,忽然一激灵。 殷琦还记得他。那晚崔道之顺手带他出了宫城,又在宫外拦下了太子,把自己仍在禁军那边,而太子和崔道之则一同离去……原来在那个暗沉沉的雨夜里,还是太子的殷琦就记得他了。 “臣不是在晚间最后一刻才写成的。” 舒澜知道自己原来打算编的说辞恐怕无论如何也漏洞太大了些,便临时改了口。姚廷尉还是木呆呆地站在一边,似乎居中持正哪边也管只等着结案,手里写案卷的笔竟然一个字也没有落下。 其实没有人关心事情的真相,或者真相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刚才在舒澜心里滑过的那个念头又回来了,他的思绪渐渐清晰,但他故意压了一压没去深究,而只是选择说完自己的话。 “那天下午,先皇召值班的郎官入内,就是为了说草诏事宜。臣领了命,当场便写了拟本,留在那里。先皇过目后,说‘可’,过后直接命身边的侍书女官抄写用印就是了,臣便退了出来。 所以字迹或有不合,但内容与臣当时所拟别无二致。” 舒澜口气平稳地说完了这段,停下来喘了口气。 杨璞在对面一言不发,只看着他冷笑了一声:“先皇叫你写的……” “崔令君受顾命辅政是先皇金口玉言,臣为见证,并非矫诏为之。” 中庭又一次陷入沉默。 没有舒澜之前预想过的唇枪舌剑,只是太阳在头顶挂着,懒洋洋的。上一个冬天崔道之带他到杨璞府上赴宴、杨璞用射箭试探他心性的事情好像还是昨天,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但转瞬竟已经是又一个冬天了。 “陛下宁可不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