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写在脸上  (第3/6页)
  许书记接过话茬,“对,本质上说企业一直是你的,因为即使在土地抵押阶段,也只有你才是企业唯一法人,从前把资产抵押给银行,那只是一种借贷形式。”    许书记比周建良大了十多岁,他应该是六十年代末的初中毕业生,曾经在大队的小学当了十来年民办教师,虽然没有亲自教过周建平和周建良,论起来这兄弟俩完全应该叫他一声老师。    在元坝村,许书记也算个小知识分子,他比较喜欢学习,对新东西一向抱有兴趣。    “就是许书记说的这个意思,作为企业,任何单位都免不了会有这样的抵押借贷。”周建平道。    “建平,满负荷运转起来,现在厂里的生产规模应该不算小吧?”许书记问。    “以目前的规模,论产量,即使在全国的食品加工企业中,我们也算得上中等规模企业。但是,我们用人不多,放在一般国营企业,以我们这样的规模,起码应该有一千二三百人。”    “要不说你的产品有竞争力呢,起码成本就比很多企业低了不少。说起这件事,我们村委会真得感谢你对元坝村所做的贡献。来,咱们村委三个人,敬建平一杯!”许书记提议道。    “这可使不得,还是共同喝吧。”    “建平,许书记的提议有他的道理,自从村里这六百多人去了你的工厂上班,全村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有了巨大改善,就说你父母那个家庭,如果仅仅依靠在家种地,我看他们一辈子也修不起房子,你兄弟建文去你厂里上了三四年班,现在也修起了五间漂亮的新房子。”周建良道。    “另外,我们三个上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