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警察叫我备案,苦练绝学的我曝光 第415节 (第5/6页)
字的碑下,藏着古韵高僧的袈裟,而另一块无字碑下则是葬着古韵高僧的身体。 “为求空身镀袈裟,青灯常伴水月瑕,苦求真我难真我,口口称佛难见佛。 忽有一日终明悟,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这是古韵高僧在临终前亲笔写下的偈语,字里行间都充斥着遗憾。 这样的一位世人敬重的得道高僧,却在临终之时苦恼自己未能真正的悟透大道。 将自己一分为二藏在寺院两侧,也意味着临终之时,古韵高僧豁然开朗,弃了rou身,只将代表着正法的袈裟,做自己的衣冠冢。 古韵高僧临终前的名物是否会与超凡状态有关? 这是苏云在看到这寄语之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 因此他没有和其他相克,那一般直奔大雄宝殿而去,反而是沿着寺庙中的指路牌,不去寻佛只见僧。 在这座古刹的正西方,屹立着一座高僧殿。 而高僧殿内供奉的正是古韵高僧的塑像。 此刻远远望去就能够看到不少信徒甚至都跪到了殿外,能来这里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家弟子。 大部分香客拜佛只为求愿,但在这里拜登却是为了求心。 苏云和徐佳佳来到了高僧殿外,旁边则是篆刻着古韵高僧的生平。 这位高僧二十五岁出家,一生苦修,这并没有任何著作。 直到临终之时,一作即色游玄论,让古韵高僧成为了般若学六大家之一。 其宣扬的即色本空思想,也成为了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这位大师真奇怪,一生苦修,却只在临终之时留下了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