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科举出仕(士) 第123节 (第9/9页)
的局面。 但是问题在于,万一提前取用得多了,户部审核时不通过,地方府县是要担责的。 为了免于担责,清廉的官员就抠抠搜搜的——这样的很少。大多都是胆子大的官员,他们会隐瞒赋税,或将赋税钱粮多留存下来,以供他们取用。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朝堂上讨论过,大多说将赋税起运数额提高,这样就能免于地方官员贪腐奢侈。可是这样也不过是让那些官员们,转而去压榨百姓而已。 黎池前世历史中的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留存与起运之间存在的弊端,即起运数额过多,加之官员还隐瞒和贪图赋税,以至于过度压榨了百姓。 而大燕也存在这个问题,留存在府县的数额,与起运到京城和边防卫所的数额,一直都无法确定,哪边多、哪边少都有问题。 …… 不过,当皇帝听了黎池的盘点之后,从他的盘点中揪出了一个词,预算。 若是预算出地方一年的支出大概数目,那么就可以直接定下当地留存赋税的数额,再预留一部分应对突发灾害,再就全部起运到京城或边防卫所! “……可根据你的估算,开年年初就提前支出钱粮,发放下去……” 黎池一下就明白了,皇帝的这个‘特许‘,并非是给他的特许,而是给两广行省的特许。 皇帝之所以给这个‘特许‘,恐怕也只是想要实行‘预算制度‘,于是顺势就选了两广行省做试点。 不过,皇帝此刻的言行反应,以及做下的决定,也正是黎池想要达到的目的:推行预算制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