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_第55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2章 (第3/3页)

    朝臣们再次安静了下来,圣人见状,和气地问道:“崔卿可有深意?”?崔相不慌不忙道:“其因有三,一则宣州刺史申蓝乃大才之人,他已在江南做了很久,赈灾之事有他统筹足以应对。”

    众人听了,不禁自觉地点了点头,申蓝年少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确实担当的起。

    “二则如今朝中正值人员交接之际,此时派谁去都难以服众,不如索性放开,只去辅助之人。”崔相继续道:“这三来嘛,不知诸位可曾记得当年洪州水灾,百里郎君前去赈灾遭遇不幸一事,虽说疑点颇多,可匪盗之事到底叫人不放心。”

    也只有崔相敢在朝堂上提起当年百里一门的案子了,这些年朝廷对其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就是怕会重翻旧账,毕竟那件事是他们中人算计在先。

    圣人的目光悠长又深邃,他自然能听出崔相话中之意,之前他掳了太多人的官职,这个时候点出一个人,代表他对那人的信任,也就是对他派系的人的态度。

    年轻的官员经验不够,压制不住江南的官员,老派的世家做事圆滑,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而且若百里一门的事重来,这损失可就大了,要知道当年百里无伤携带的三十万银钱全都不见了。

    那可是当时国库一半的银钱,百里一门被扣上“监守自盗”的帽子,也有圣人的怒意在里面。

    如今正是用钱之际,这些意外损失不得。

    薛三郎是薛家之人,薛家世代忠于皇室,薛国公又致仕已久,他确实是个好人选。

    再说了,边关战事频发,若是派遣武将,也可以达到抚慰人心的效果。

    第四百八十七章:谎言

    “臣觉得不妥。”御史大夫突然出声,“赈灾使臣一向从郎官、御史中遣调,薛三郎不过是一个中郎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