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 (第3/5页)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地区要新建一家工厂,是需要由国家批准的。国家批准不仅仅意味着一纸批文,还包括了由国家提供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口设备使用的外汇额度,钢材、水泥等建设物资,以及工厂建成之后的原材料供应,统统都要纳入国家计划予以保证。 书本上写的计划经济,是一干穿着白衬衫的精英人才坐在计算机中心,拿着投入产出表计算物资调配、资金投放,遍布全国各地的企业照着计划清单开始工作,谈笑间GDP滚滚而出。 而现实中的计划经济,却是无数抠脚大汉在国家计委的会议室里拍桌子瞪眼睛,比关系、比贡献、比嗓门,以便在整个国家的大盘里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和物资。一个大项目就意味着海量的投资,意味着可以安置就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也可以建高档宾馆,买高级轿车,于民于官都有极大的好处。 据知情人称,每年三月份国家计委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在圈内俗称为“骡马大会”,指的就是这种沸沸扬扬的场景。 1978年以来,国家不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总的变革方向就是扩大地方的自主权。到1983年这个时点上,地方已经拥有了一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外汇和物资,这也就是乐城市敢于申请建设电视机厂的底气。以乐城市原来的考虑,只要国家能够批准乐城建设电视机厂,他们可以自己筹集大部分的资金,再想办法从国家以及省里弄一点,就可以把厂子建起来了。至于说所需要的物资以及后续的元器件供应,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乐城市觉得委屈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他们觉得自己一不要国家出钱,至少不需要国家完全投资,二不要国家保证物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