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判高手 (第2/5页)
与此同时,修建从货场到工地的临时公路的工程也受到了当地“不明真相群众”的干扰,位于徐家湾村附近的几个测量标志被人“不小心”弄到长江里去了。工程队的测量人员去补测时,又遭遇了村里几个二流子的勒索,三角架都被抢了,好不容易才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讨要了回来。 “简直就是流氓!”聂建平在得到来永嘉汇报时,直接就拍了桌子,“乐城市还是不是中国的城市,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耽误国家的重点建设,他们的领导还有一点党性没有!” “唉,现在不是讲究一切向钱看吗?谁还讲什么大公无私。想当年,我们在东北开采油田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对我们多支持啊,那真是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讲回报。这些年,人怎么都变成这样了……” 一名上了些年纪的工程副总指挥在旁边发着牢sao,语气中颇有一些九斤老太般的感慨。这几年不太时兴抓辫子、扣帽子了,大家也都比较敢说话。从官员到普通百姓,遇到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要抱怨一声“想当年如何如何”。殊不知这其实只是距离产生美而已,当年他们遇到的窝心事也不比现在更少。 来永嘉是个务实的人,他知道现在批评什么社会风气也是枉然。地方政府向国家争项目、争资源可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以说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再往前推到战争年代,各支部队之间互相争装备、争兵源的事情也同样不少,哪有什么真正的一盘棋思维。早些年,地方的自主权少,缺乏积极性,所以显得不太争抢,这些年地方自主权不断扩大,争项目也就成为常态了。 来永嘉自忖无力改变这种社会风气,他能够做的,只是管好自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