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化肥债券 (第3/5页)
后一个问题吧。咱们这一次和日本化工设备协会旗下的几家日本企业草签了引进五套大化肥设备的协议,除了这五套设备之外,在未来,咱们国家肯定还要新建其他的大化肥项目。如果届时我们能够使用国产化技术,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而且国产设备的成本肯定会远远低于进口设备,我们可以向国家申请一个特殊政策,从设备的差价中拿出一部分来偿还大化肥债券的本息。” “如果按每年5%的利息计算,10年期债券的本息就是1.5个亿,你觉得咱们新建大化肥项目的利润能有这么大吗?”罗翔飞问道。 “只多不少。”冯啸辰笑呵呵地应道。罗翔飞没有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果算上这个因素,10年后偿还1.5亿元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冯啸辰知道这个时候跟罗翔飞说这一点也没用,罗翔飞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通货膨胀这根弦。 “我觉得你还是太乐观了。”罗翔飞道,“就算咱们再建5套设备,按你的计算,每套设备就要打进去3000万的债券本息。一套设备的造价才不到2个亿,如果是国产化设备,充其量也就是1亿出头,你加上3000万的本息,用户单位恐怕也不能接受吧。” 冯啸辰道:“其实我想的并不是局限于国内的新建项目,如果咱们拥有自主产权的大化肥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去承接国外的项目。东南亚、印度、巴勒斯坦之类的国家,都是农业国,他们和我们一样,都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化肥厂。如果我们能够在国外拿到订单,那么1.5亿元的本息,还偿还不上吗?” 罗翔飞眼睛一亮:“这倒也是一个主意。咱们搞重大装备,中央给咱们的指示就是先实现进口替代,然后寻求成套设备出口。如果咱们真的能够形成自主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