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章 冯啸辰的大数据思维 (第2/5页)
的工业产品信息,自然需要安排一些信息员前往各地去与厂家联系,索取这些厂家的产品目录,用于汇编。冯啸辰每年向包成明支付20万元,就能够把这些信息员的开支包揽下来了,信息公司的运营将不成问题。 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冯啸辰把这笔钱叫作信息费,要求这些信息员除了搜集产品目录之外,还要打听各家企业的经营情况、领导班子情况等等,最后一句“街头巷尾的各种传言”,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八卦之心,而是要打探这些企业及其领导的秘辛,并将其记录在案。 想想看,如果一家公司手里掌握着全国所有企业厂长、经理的隐私,知道他们谁和谁是儿女亲家,谁和老婆关系不睦,谁和秘书不清不楚,那将是何其恐怖的一个情报库。拥有这样的情报,要想和这些企业联系业务,或者与这些企业展开竞争,都能够事半功倍。试想,如果两家企业要展开竞争,其中一家企业手里拿到了对方所有高层和中层干部的详细资料,知道谁贪财,谁好色,谁嗜酒,谁惧内,对方还怎么玩? 再联系到此前冯啸辰说的“信息最值钱”的话,这话里的“信息”二字,恐怕是要换成“情报”二字了。这样的情报,初期是看不出太多价值的,但如果坚持不懈地搜集和积累,过上十年时间,它的价值就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为过了。这些情报可以留在公司内部使用,也可以出售给需要这些情报的买家,一份竞争对手的情报卖出几万、几十万,恐怕也不为过吧? 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还并非冯啸辰的这份情报眼光,而是他的用意。得有何等的勃勃野心,才会想要构建一个如此庞大的情报体系? 冯啸辰却没有众人想得这么复杂,他想建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