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 与郎溪共碎 (第1/4页)
先不说钟毅临时抱佛脚给特战大队传授三三制战术,回头再说夏明的补充团。 国军的补充团,跟鬼子的补充兵团不是一回事,鬼子的补充兵团就只是补充兵团,存在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作战部队输送补充兵。 但是国军的补充团却完全不是这样。 国军的补充团,其实也是战斗部队。 说起这,还要从中原大战结束之后的裁军说起。 中原大战之后,中华民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仍旧存在着两个致命的隐患,一是张少帅收编晋绥军、西北军之后已经拥兵一百多万,这对中央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再就是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军队超过了两百万,压得财政喘不过气! 鉴于此,常校长就提出五年大裁军,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分三个阶段将全国的军队裁减到60个师70万人。 说白了,这个裁军计划主要就是针对张少帅的。 常校长的嫡系表面上虽然也裁军了,但是裁下来的官兵,并没有解甲归田,而是以补充团的名义保留下来。 这就是中央军序列中补充团的由来。 不过搞笑的是,张少帅也不是善茬。 常校长的做法是将中央军的每个旅由辖三团改为辖两团,裁掉的那个团改头换面变成补充团继续保留建制,而张少帅没办法学常校长,因为东北军要裁撤的数量太多,所以张少帅用了最粗暴的办法,将裁下来的兵打散直接编入最基层的班! 结果东北军中就出现了四十人甚至五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