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26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8 (第3/4页)

以万计的公卷的锁院期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面对这桩别人恐怕是求之不得的‘清闲’差事,陆辞的头个反应,便是坚定推辞:“谢殿下看重,然以臣为充监试之事,恐怕不妥。”

    赵祯对陆辞的推脱,显是早有预料,仍是微微笑的模样,耐心问道:“这是何故?”

    陆辞遂将最官面的原因抛了出来:“不符旧制,朝中定有异议。”

    宋循五代后周之制,在诸路州府监军的解试中,只设监试官一员,多由转运司选差本州府监军的通判或幕职官来充任。

    开封府自有通判,监试一职,当由其任,如何轮得到陆辞头上?

    赵祯不慌不忙地反问道:“陆左谕德曾连中三元,亦曾供职于馆阁,还曾为我讲经数月,有半师之实。世人应知,陆左谕德为天下难得的英俊之才,难道还当不得一场解试的监试官了?”

    说到这,赵祯顿了顿,铿锵有力道:“我倒要看看,谁要开口质疑了。”

    哪怕陆辞不说,赵祯其实在心中做出这一决定时,就已做好了遭到反对的准备,更是筹备好了应对方法。

    这套说辞,正是他预备拿来对付质疑者的。

    若真有人要反对陆辞担任监试官,那是不是认为,几十年才得一位的三元及第,又是清贵的馆阁出身,还曾为太子殿下讲经的人,却连在解试中一试举子的资格,都不具备了?

    陆辞自然也能想象出,反对者会被这套说辞给结结实实地噎住的表情。

    他干脆直接换了个理由:“臣入仕不过两年许,一资且未满,资历德望具不足,恐难当此任。”

    赵祯听了这话,当即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