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1 (第4/4页)
合下来,八成是让陆辞以‘中上’的定级,进入最终的榜单吧。 他们自不像寇准在针对被张知白举荐的晏殊时,表现的那般好恶分明、凡事不留一线。 要是阻挠时用力过猛,把这么一个注定前程似锦的郎君得罪透了……不但容易被捅出去,达不成目的,还将塑出死敌。 只略微压低的话,倒能托说是‘批卷人各不同,权衡莫当于人心’之故,亦可自辩。 这么想定后,他们心里安定许多,将批阅好的陆辞卷子放在一边,等其再被送去知贡举官处确定高下了。 还埋首于初轮考校的刘筠,对此且还一无所知。 七千多人的试卷堆起来可谓浩如烟海,他日以继夜地批阅着,也直到了二月上旬,才终于批到最后五十份。 在翻到‘焨’字号卷时,饶是满心疲惫,刘筠在草草读过几页后,还是忍不住‘咦’了一声。 在短暂的错愕后,他不假思索地立马翻回卷首,亲自核对了一遍封弥的字号。 确定没有人粗心大意地将公卷混进来后,他却是愣在当场,更觉不可思议了。 这怎么可能? 哪怕只是粗略几眼,也能轻易看出,这份游刃有余的精妙,就基本是跟限时紧迫的试场绝缘的。 毕竟公卷是举子本人将自身的得意作集齐的锦绣,多是灵感乍现时的精华,而非是临场的发挥。 跟其他人的水平,就完全不在同一线上。 刘筠内心满是疑惑不解,还是重新读了下去。 只是这回再读,就比之前的草草浏览要细得多了。 若说第一试的诗赋,已出彩得足以让人精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