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6 (第4/4页)
病榻数年,身死魂消的赵恒,跟随在首辅李迪的身后,进入到参政大殿之中。 纵使面上皆装出一派哀痛,可说白了,赵恒远离庙堂、卧榻不起的这几年过去,太子又是一派雷厉风行,群臣对官家的印象,已颇为模糊了。 以寇准为首的实干派,更是觉得比起总是稀里糊涂,突发奇想的赵祯而言,年富力强,又积极进取的太子,显然要好上太多了。 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一切顺理成章。 又因太子无兄弟存世,对继位人选,自是毫无争议;后位亦是空悬,其生母又是个性子懦弱、出身卑微的,并无强势后族出来横加干涉。 这么看来,赵祯的继位,竟是场近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和平过渡。 等文武百官由李迪率领着,进到殿中后,便依矩躬身,对坐于垂帘后的新帝恭恭敬敬地进行朝拜。 身着皇帝朝服的赵祯缓缓抬眼,俯视群臣,温声道:“诸位请起。” 他面上尤有稚气未脱,却再无人敢把他小觑了。 一切尘埃落定。 从今往后,大宋官家,就是赵祯了。 只是这么一位沉稳的太子……新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进行具体封赏,而是先给远在秦州、注定消息滞后的小夫子去了封简短的信。 对信中所提之事,他也是苦恼已久了。 陆辞收到信后,还来不及为赵恒驾崩之事感到震惊,就险些被小皇帝的烦恼给逗笑了。 也许是受够了先帝在位时、所取的那些乱七八糟诸如‘大中祥符’的年号,对登基后头个年号的确认,赵祯是慎之又慎的。 宁可普普通通,也不好玄鬼之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