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1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6 (第4/4页)

州的陆辞,自是难以得知京中的风风雨雨。

    而那封被陛下御笔亲批的奏疏,则随着众多流言一同,很快抵达了汾州。

    这会儿的陆辞,正忙着被他搁置了一段时日、处于考课中 ‘三最’里的抚养之最。

    ——屏除jianian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翰林学士李宗谔:

    宋大中祥符五年,王旦鉴于翰林学士李宗谔工作认真,业务出众,要把他提拔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报表都已经填好,就等着明天上朝时递交。但是被无事不知的王钦若知道了。事情就出在当天的夜里。

    于是王钦若对皇帝说,“陛下,跟您打个赌,李宗谔就要发财了,但实际上是王旦就要发财了,可真正的底蕴却是皇上您要丢钱了。”

    他解释说,是李宗谔欠了王旦很多钱,根本没法还,可王旦还急着用钱,怎么办?于是王旦就要利用职权升李宗谔的官,让他俸禄加倍,不就好还钱了吗?但说到底,吃亏的就是您了……

    赵恒半信半疑。然而在第二天的早朝上,王旦真的就把那份升职报表给递上去了。

    后果很严重,王旦的印象分被扣了些还不怕,因为分数实在是太高了,但李翰林的宰相梦就此搁浅,从此终老于翰林院。尤其可怕的是,空缺出来的那个参知政事的位置不能总空着,必须得有一个人上岗。就这样,好运气凭空而落,被原三司使丁谓得到了。

    这时总结一下,这件事对王钦若有什么好处呢?他恶搞王旦,毁了李宗谔,到底得到了什么?回顾历史,他什么也没得到,还是当他的枢密使,而丁谓也从来都不是他的人。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