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2/4页)
态度后,他就在朝官们对自己赋予更多关注、甚至敌意之前,彻底安静下来,专心着手于被安排给大魁的期集所事务。 三日之后,他就以蔡齐和萧贯呈上的两份名单为基础,略作了增减,最后是各依所长,点了五十职事,依律上申礼部。 本来期集所中事务就很是有限,又分得具体细碎,还有吏人仆役在,并非真要士人们事必躬亲。 因此,等真安排下去后,陆辞一下就变得清闲起来了。 一晃十几日过去,就到了朝谢之时。 正谢是由太史台择的具体日子,在那日之前,陆辞就将职事者收好的谢恩银,呈上礼部,再顺道将礼用笺表给写好了。 ——皇帝当然没那闲工夫和兴致,一一过目五百多号人的笺表,得此殊荣,担此重任的人,自然又是身为大魁的状元。 陆辞对此,业已近麻木了。 “臣等誓坚素节,勉效前修。拜敕在廷,方被采葑之宠。捐躯报国……” 跟谢恩诗不同,的主题是表忠心,且篇幅上的要求,可要短了不少。 陆辞更是已经渐渐适应了三天一谢五天一拜的节奏,倒也写得像模像样。 递表之后,陆辞便带着一行士人整齐列班,对着有君主在内的殿门,听赞者引唱后,面上摆出虔诚模样,毫不含糊地躬拜下去。 如此反复一次,关于朝谢,就算大功告成了。 ……所谓朝谢,却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对着大门就算拜过了。 平白无故地为这么个仪式浪费了一整日的时间,望着一脸激动的其他士人,陆辞面上还挂着得体的微笑,却暗暗坚定了绝不留京的决心。 等天高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