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2 (第4/4页)

    哪儿做得出翻书这么明显的举动来?

    吴永他们事前也预料到如此场景,商量一阵后,发现最好的时机,只有在集体上请时。

    所谓上请,便是以‘有疑’为由,向主司进问题意,请其明示题目出处,予以解说。

    正常情况下,即便此举可能迎来旁人耻笑,主司也不会轻易拒绝的。

    当他们被引至别屋,听主司讲解题目时,便远离了巡铺官的视线,也就能围作一起,隔绝开主司视线,轮流作中间之人、迅速翻阅小抄了。

    吴永清清嗓子,将巡铺官引了过来,恭敬有礼道:“此题颇渊奥,鄙人欲问尧舜为一或二事,出自何典,好用其字,可否请问主司?”

    巡铺官皱了皱眉,还是回身去请示主考官的意思了。

    就在去的途中,又被同吴永一伙的那些人以同样的由头叫住,成了联合请愿。

    得知此事后,主考官杨庐就不禁蹙眉:“竟有十数位请解人同时上请?”

    通常真出现有不懂题意的士子的时候,由于士人脸皮薄,好面子的本性,大多都选择缄默不言,宁可揣摩大意,硬着头皮写下去,也不愿在大庭广众下丢了这脸。

    况且问了之后,哪怕贡例中未有明文说会导致降等,众所周知,亦会导致考官对其印象变差。

    现上请的却不止一人,而有十数位,就容不得杨庐不疑惑和紧张了。

    是他命题太不明晰,才引发这种多人上请,以求释疑的情况么?

    杨庐表面上还严肃地板着脸,心里犯嘀咕之余,已有些不安了。

    他还是头回被任命做考试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