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7 (第2/4页)
当然是太子东宫,而非朝堂之上。 倒不仅是他与太子向来亲密——即使出任地方官职,也不曾断了联系的缘故。更大的原因还在于,唯有精力充沛、踌躇满志的太子殿下,会倾向进取,为他所描绘出的宏图所动。 换作要吃檀渊之盟一辈子的老本、还沉迷装神弄鬼、和气生财的官家赵恒的话,哪怕不因在气头上而瞧一切与他有关的事务都不顺眼,陆辞怀疑,对方恐怕也会因为‘字太多懒得看’等可笑原因,将其忽略过去。 在奏疏得到回应之前,他是不会做任何大动作的。 陆辞对朝中那层出不穷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自是心知肚明。别的不说,就他崭露头角,于馆阁任职时,不也有一位荒唐可笑的上官借那包零食为由,向台官告发,道他贪污受贿? 现他年方及冠,就已官居从三品,朝中可谓是独一份的,自是树大招风。 即使已被谪出京城,又被皇帝厌弃,看似一蹶不起了,但明眼人更清楚,这不过是寻常的一次宦海沉浮、势力轮转。 只要有太子的信重摆着,陆辞复起归京,也只是迟早的事。 若说他知秦州,就等同于彻底避开了斗争漩涡的话,无疑是痴人说梦——此时此刻的庙堂中,绝对少不了虎视眈眈、要伺机对他进行赶尽杀绝的政敌的。 因此,他需得早早报备,防上一手才是。 陆辞素来是个好讲究未雨绸缪的,尤其涉及到与其他部族的邦交、贸易,公使钱的经营,和修建堡寨工事等敏感事宜,更当慎之又慎。 否则一盆‘贪污受贿、与民争利’,甚至‘勾结外敌’的污水泼上来,哪怕拿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