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2 (第2/4页)
绝了文举不利、便来此碰运气的不良风气之余,也让有心应举之人锐减。 赵祯颇为挂心制举,哪怕清楚主持之人是最值得他信重的小夫子,也忍不住三天两头就来问询。 看着形势不对,他不免有些担忧,委婉询问陆辞道:“制科之阁试,是否改择他日,免同文武举相冲较好?” 面对官家的忧虑,陆辞则是心有成算,笑道:“陛下置制举,是为求拔俗之异才,而非通晓常俗科目者。既所求不同,试策亦不同,又何须试日相同?先皇过往屡办制科,搜罗天下英俊,常试仅取一人。如此,不足以得见,超绝俊茂不常有,当宁缺毋滥么?” 要换作对内情心知肚明的朝臣来听这话,定要痛斥陆辞胡扯八道,忽悠陛下。 先皇置办制举时,之所以取士极少,除却因筛选标准太受官家主观左右的缘故,也是因为制举那不上不下的微妙地位,只能勉为其难地从矮个子里拔个将军。 而跟陆辞口中那大义凛然的‘宁缺毋滥’,搭不上半点干系。 但陆辞这番在别人眼里会是狗屁不通的话,却让对他极其信任、也对这些个底细不甚清楚的赵祯如吃了颗定心丸似的,一下安心了,笑道:“还是小夫子思虑周全。” 反正是头次置制举……哪怕再少人来应,有早集诸多战功在身、就等这一契机的狄青在,也不至于沦落至无人得中的尴尬境地了。 陆辞毫无愧疚地笑了笑,郑重道:“绝不负陛下所拖。” “小夫子不必如此,”听出陆辞语气中的肃穆,赵祯不禁调转头来,反倒安慰起他了:“横竖是这寻常年间,头回置办制科,又是我一意孤行,召你回来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