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5 (第2/4页)
临别时的不舍,口吻轻快,温柔的目光一直凝聚在狄青的面庞上,含笑道:“还望我这身先士卒惯了的大狸奴,在日后冲锋陷阵时,莫忘保重身体,家中……可还有人等着与你成亲。” 狄青愣愣地眨巴了下眼,面颊倏地烧红。 经过这么一撩拨,火苗蹭蹭地往上窜,叫他哪里抑制得住心中澎湃情愫,当即扑了上去,非缠着人一道熬那道百尝不腻的欢喜汤不可。 为秦州知州这一人选,远在汴京的赵祯,嘴角都烦得生了燎泡。 按他的理想,为振作边军将士,这秦州的知州之位,除开他文武双全的小夫子外,显然还是需选武将出任较为妥当。 然而赵祯没有想到的是,在长期以文抑武的风气熏陶下,不仅养出了大批纸上谈兵、恃才傲物的文官,更多了大批安于逸乐、一心混日子的武将。 文官怕死,武将却也不勇毅。 当赵祯不得不妥协于吵闹不休的朝臣,折衷派去杨崇勋这员先帝的东宫老臣,欲以其坐镇秦州时,诏令下了半个月后,实在无法再拖延不去的杨崇勋……竟是直接从马背上‘不慎’坠落,断了一腿,只能躺在床上养那身老骨头了。 断腿之痛虽巨,却是一时的,杨崇勋当然狠得下心。 ——他好歹是知天命的岁数了,一不为官二不为财,就为成全小皇帝那点跟臣子们对着干的小心思跑去生死之地,当他是曹玮那般早晚要为国捐躯的傻子么! 赵祯起初还当这是纯然的意外,不仅允了杨崇勋在家养病的折子,还发下不少赏赐,以对这位先皇老臣不幸负伤的抚慰。 但在接下来连续数次任命,都见被委派去秦州的武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