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1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3 (第4/4页)

将略有耳闻。

    况且举子笃学业文,便是未来的官员,既要为国为民的福祉打算,怎能对政事漠不关心呢?

    在明知策论可能以时务为题的情况下,就更不该对外事不闻不问了。

    想当初朱说手头只稍微宽裕,就自发地买小报来读。

    时务策跟经义子史策相比,破题简单,发挥空间还极为广泛,使证时也不似死板的经史子集策那般讲究严谨。

    哪怕用当朝往事做例,也不属犯禁,只要有理有据,清晰明了,不犯引证讹舛、辄用野史、杂说的忌讳即可。

    这种自由度高,涵盖面广的题目,应该更容易引导个人发挥,而不受到过多局限才是。

    陆辞就做得很舒服。

    他因时间充裕之故,最后一篇洋洋洒洒地直接写了将近七千字,尽管还有几分意犹未尽,但出于谨慎起见,还是及时收了笔,特意留出一盏茶的功夫进行审读。

    轮到要收陆辞的试纸时,一直板着脸的监试官,心里已被一些企图浑水摸鱼的举子惹得极其不耐烦了。

    起初他还有些体谅这些甚至缺了一两道策没来得及答、情绪上难免失控的举子,可见多了他们耍无赖一般的丑态后,便只想将这些统统撵回去,重读个几年再谈。

    试场上姑且如此,若官场上这般表现,那还了得?

    等他走到陆辞桌边时,就见这位年轻俊俏的小郎君,居然已将文房都收拾得妥妥当当,桌上擦得一尘不染,试卷也规规矩矩地叠好,全放在离他最近的方位。

    听到脚步声渐渐接近,一直安安静静地闭目养神,全然没加入到之前的小sao动中的陆辞,也就睁开了眼,唇角微微一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