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1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6 (第3/4页)

官家的这一反应惹得一愣一愣的,还没来得及阻止起言语附和,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赵恒,就已经翻回了第一份。

    他抱着满满的期望,读起了被列在第一的蔡齐这份。

    既然能被诸位考官共同擢为第一,理应比陆辞的这份还来得优秀吧?

    然而读完之后,赵恒却未做出别的反应来,只有些微妙地皱了皱眉。

    两份试卷风格迥异,各自侧重分明。

    蔡齐的试卷,毫不客气地将重心全放在了赋上,笔力豪骋,做得极为出彩。

    而诗和论,因时间紧迫,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了,倒是耐读,也挑不出毛病。

    陆辞的试卷中,诗与赋具都不错,流畅中不失精巧,词理通明,若非皇帝亲眼目睹,着实难以相信是他在短短半个时辰里一并作完的上佳之作。

    但与蔡齐的一比,此捷才之果,无疑要逊色许多。

    只是,再看陆辞将大半时间投注上去的杂文、这长达九千多字的心血之作一比,哪怕是蔡齐那篇堪称精彩绝伦的赋,都瞬间被衬托得黯淡无光了。

    若论的重要程度能与赋比的话,诸位考官定会毫不犹豫地将陆辞的试卷排在第一的。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进士一科殿试取士时,最重看的还是赋。

    时间有限,蔡齐故意牺牲了诗和论,重心放于赋作之上,自然能成功将陆辞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赋给比了下去。

    那按照朝中一贯的取士择人之道,哪怕在下一刻,他的赋又被陆辞的论给彻底击倒,因论终究不能与赋比,也理应被擢在头名。

    赵恒在阅完两份试卷后,对当时考官们的纠结为难,也有了切身的体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