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9 (第3/4页)
一步,继续道:“当年廉颇三年前初到上党郡,被秦军突袭歼灭五万兵,自此便依据天险,守而不攻。赵乃强兵,战争初期之时,双方军力相当,粮草充沛,赵有天险可守,整顿之后便是最佳攻势,廉颇却守而不攻,拖赵国三年至穷途末路,贻误战机,长平一战,赵括乃孤注一掷,但其败因,则乃廉颇之过,怎能不说赵括乃千古奇冤?” “谢兄说得有理,”蔚岚点点头,然而话锋一转,却是道:“但秦军强势,若双方征战初始为最佳时机,为何赵军一开始便被围歼五万人,后据天险而守,仍旧被破两城?” “秦军先驻扎于上党,赵军再来,最初交锋,赵军尚未熟悉环境,自然是要吃亏。可一时不攻并非一世不攻,连守三年,士气渐弱,国力渐衰。秦有粮仓百万,挟灭国之心而来,遇此软弱之人,自然士气不灭,无所畏惧……” 两人言语间冲突逐渐多起来,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若言语为剑,则是执剑之人相互较量,大杀四方。从秦国国力、赵国国力、双方将士、战力、作战方案一一展开,也不知道是看过多少书文,竟是犹如在场之人一般极其详尽。 众人被他们话锋吸引,不断转变着态度,日头渐渐落下,两人却也辩不出个胜负,待到最后,旁边坐着的人都觉得疲惫不已,两人却仍旧风姿翩然。 所有细节一一较量过后,蔚岚从染墨手中接了一口水,抿了一口后道:“赵括临阵换下廉颇设置的所有军事体系,导致军队配合不得当,又在后期被围困四十天时按兵不动,以相等兵力大败于秦,此事,怎能不说是他之过?” “相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