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零一章 印度商社的困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一章 印度商社的困境 (第2/5页)

水泥,其他次要部位也厚厚地涂抹一层水泥。为了防止敌人火炮轰击城墙造成水泥碎块迸溅伤人,又在外城糊了一层夯土,力争将这座印度商社第一个商业据点打造得更加坚固。

    安顺堡内除了葡萄牙人留下的两百多名印度劳工外,还有数十名不愿离开的葡印混血基层小吏和商贩,印度商社刚刚入驻,人力短缺,便将这些人统统接收过来,让他们仍旧各司其职。

    不过,为了更好的管理这座商业据点,商社还是陆续往此地派驻了十余管理人员和五十多名武装护卫。另外,在去年八月时,又向移民部申请,讨来了六十多名来自安南、日本的移民,作为自己统治该地的基本盘。

    二月,汉荷战争爆发,考虑到印度和锡兰的荷兰人势力比较雄厚,还据有绝对的海上控制区,印度商社为了保住这座据点,便在国内又征召了三十多名退役陆战队士兵和民壮,随同采购的大量武器弹药,一股脑地运到了安顺堡,以应对荷兰人可能发起的入侵。

    印度商社自1643年成立,并进入印度市场后,仿佛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山,每年的贸易额与利润都在以50-100%速度递增,商社规模也是逐年扩大。整个印度市场,除了棉布需求低迷外,凡是汉洲本土生产的所有商品,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售出。

    而通过商品售卖获取的收益,转手再从印度市场购买大量的棉花、靛蓝、胡椒、硝石、药材、樟脑、松香、宝石等各种商品运回汉洲本土后,一来一回所获得的两头收益,让印度商社赚得盆满钵满。

    在13世纪末时,印度的人口第一次赶上了当时因遭到蒙古入侵而被削弱的中国人口。此后,一直到1700年,印度人口都是稍稍胜过中国。在17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