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零四章 反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四章 反制 (第4/6页)

这时候风在海面上是没有任何阻挡的,海水就会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就会形成拍岸浪,使得船只行驶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

    从建业港出发的时候,那些马来领航员和水手就曾建议,前往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的时节,应该延后至六七月。否则,很可能就会出现船毁人亡的惨剧。

    但急于打破贸易瓶颈的齐国贸易部思索再三,还是指示汉洲总商社派出船只在三月时节,前往苏门答腊岛,与那里几个素丹王国试图建立贸易联系。如今,因为霍伦堡危机,荷兰东印度公司几乎在一瞬间就已全部退出了汉洲商品贸易和运输市场,使得各地工厂生产的商品出现大量积压。

    而国内狭小的市场尚不足以消化荷兰人退出后留下的市场需求,若是长久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国内经济民生和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再者说了,即使在短期之内,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达成和解,齐国工商部门和几个贸易商社,也需要重新布局海外市场,尽力打破东印度公司对南洋市场的垄断局面。

    “汉运-3号”和“汉运-4号”两艘武装商船沿着苏门答腊岛西侧海岸线行驶了两天,终于来到一处沿海平原地带,这里有一个小渔港,周围散乱着数百土人。

    “这里是巴邻旁素丹王国的明古连地区(今印尼明古鲁市),经常有来自奥斯曼、波斯和印度的商人前来此地进行交易。”一个马来领航员向“汉运-3号”船长梁其武介绍着这里的简单情况,“好叫船长大人知晓,这座大岛内陆地区盛产黄金,许多部落头人极其富庶,无需担心他们没有支付能力。另外,这附近还盛产稻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