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三) (第1/6页)
新淮安,石坝乡。 杨广德安排完明日抽丁修路事宜后,见朱有根仍在身后跟着,不由苦笑连连。 “我说,你今日打算跟我一天吗?地里的农活不去忙了?” “你还没给我一个交待呢!”朱有根嘟囔地说道:“按日子算,也该轮到我家了。” “不就掏个茅厕,基点肥嘛!”杨广德无奈地说道:“一周前,老孙家才掏过。就这几天这功夫,茅厕里能积存多少?” “有一点就弄一点,地里也好早些日子积点肥力不是?”朱有根说道:“要不然,等秋日里,田里收获了,我要交不起定额粮,你能给我免了?” “你他娘的五十亩地,交不起一千斤粮食,那干脆别种地了!”杨广德瞪着眼睛说道:“你的心思,我还不晓得!无非就是想在地里多种些稻米,多赚取些银钱!” 汉洲北部地区,土地贫瘠,玉米,土豆,高粱等作物倒是能产出些粮食出来。但稻米,小麦等精粮作物,产量低得可怜。 目前只有在黑山城,新淮安城(今澳大利亚帕默斯顿市)两地,利用几处河谷地带,种植了数万亩水稻和小麦。依靠广种薄收,也能生产几千吨精细粮食出来。但是,对于汉洲本土三万五千多人口而言,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朱有根是在三年前,从大明淮北乘坐汉洲移民船而来的万千饥民之一。先后在黑山城和新淮安城的几个生产屯进行拓殖垦荒,在今年服满三年屯垦期后,与自己的柔佛娘惹妻子一道,被分配到新淮安城以南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