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二章 汉洲的战争潜力 (第3/6页)
斯先生,我曾经被巴达维亚舰队派遣到汉洲这里充任联络代表,跟他们朝夕相处过一年。”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所以,我对他们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他们,即使他们的实力明显弱于我们,宁愿和玉石一起毁灭,也不愿意求得一时的苟且。” 听了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的话语,鲁德内·切尔斯内心不由升起一丝担忧,或许这次前来汉洲“施舍”东印度公司给予的和平,并不会如愿达成他们的目标。 “哦,你们瞧呀,汉洲人可真奢侈,他们居然将如此粗的铁条铺在路上!”刚刚走到码头货栈区,突然听到一个荷兰代表惊呼起来。 众人寻声望去,果然,两条粗大的铁条(钢轨)从码头货栈区一直向远处的建业城方向延伸,铁条的下面,是有一块一块的方形木头垫着。很明显,这两根粗大的铁条应该是用于某种运输工具,装载货物后在上面两条轨道上往来运行。 “这是钢!”一个熟悉钢铁材料的荷兰人蹲在那两根轨道上,仔细看了看,并用手轻轻地敲击了几下,惊诧地说道:“汉洲人居然将钢铺设在地上!” 几个荷兰人听了,顿时变色。要知道,在欧洲,钢材可是一个非常稀缺的金属材料,炼制相当不易,产量也非常低。大部分的冶炼工场,生产出来的基本上是铁。 欧洲的钢铁发展,最终的突破发生在1856年,当时亨利·贝瑟默开发了一种利用氧气降低铁中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即贝瑟默炼钢工艺,才使得现代意义的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