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二八章 大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八章 大兴 (第3/5页)

不断吸收来自大明的各种手工业工匠和艺人,在民间也自发形成了许多诸如制作帽子的工人,鞋匠,皮革匠,马鞍匠,裁缝,泥瓦匠、制瓷匠等等这些基础制造业,近年来也是如雨后春笋地在各个地区出现。在后世看来,这些产业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17世纪中期,这些东西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轻工业体系。

    另外,汉洲引以为傲的初级重工业--钢铁发展,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去年(1645年),齐国钢铁产量达到8500多吨,其中产钢2100余吨,而且随着近千余佛山铁匠移民的到来和汉洲西部临海(今澳洲黑德兰港)铁矿的开发,齐国在未来几年的钢铁产量将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

    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程而言,当时钢铁量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工业发展潜力,钢铁的重要性在那个时期要远远超过当下。整个钢铁工业涵盖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铁丝及其制品业等众多细分行业。

    此外,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煤炭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

    虽然目前汉洲的整体钢铁产业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完全属于落后产能,高消耗、高污染、底产出,但在这个时期,其技术水平却是隐隐领先于欧洲各个国家(当时的明朝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也是远远超过欧洲),而在南洋地区,更是吊打所有土邦王国和东印度公司。

    当然,凭借大兴地区可怜的基础产业和疲弱的积蓄,是不足以建立那些气势磅礴的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因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