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八章 先发制人(二) (第5/7页)
镇,召集当地驻军前来勤王。 看着城外数千军列严整的齐军,安南守军将领未敢轻动,谨守城池。 升龙城位于红河平原,且距大海较近,物产丰富,更是人丁兴旺之处。其最早雏形,乃是建于公元前200年的古螺城。在安南北属时代(即中国统治时期),它被称作“宋平”及后来的“龙肚”。公元886年,它成为了一座城塞,被称为“大罗” 而到了1010年,安南李朝的初代帝王李太祖迁都大罗城。据说,他看见红河上升起蛟龙,故将大罗命名为“升龙”。1397年安南的首都迁到清化(西都)之前,升龙都是安南的都城,迁都清化之后,升龙成为东都。 1408年,安南再次北属大明,东都城被大明重新命名为“东关”。1428年,黎朝的开国先祖黎利起兵反明,安南从大明统治下获得自立,东关城也改名为“东京” 而到了1592年,大将郑松击破北方莫朝,重建黎朝(后黎朝),于是又将升龙城作为都城。 该城历经六百多年,多次扩建,已是安南首要大城。城中共建有12座城门,最为主要的是苋菜门(安宁门)、椰市门(盛光门)、东莫们(清朗门)、官长门(东河门)等五座城门。 而齐军沿红河而来,攻至城下,面对的就是官长门。本来此处红河边有一座水寨,但因为得知有敌军乘船沿河而上,水寨中的安南官兵大部已乘船东去阻击敌人船队,几无守兵,被一营自救军攻破寨门,然后放了一把火,将整个官长门外映照的通亮。 当日夜里四点多,沿红河而上的齐国船队抵达升龙城码头,许多船只的船身和帆上皆有损坏的痕迹,想是经过了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